百度小说网 > 忠义之三国英烈传奇 > 第十四回 识何颙见微知着 辨机智初见阿满

第十四回 识何颙见微知着 辨机智初见阿满

百度小说网 www.baidubo.org,最快更新忠义之三国英烈传奇 !

    上回说到因宦官嫉恨,担心党人再起。因此大兴党锢,捕杀党人。胡腾担心窦辅安危,故欲离南阳,远遁荆南,远离是非。

    这一日,众人准备妥当,便要出发,张敞特来相送。一行人送至城门口,胡腾开口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兄请留步,弟拜别!”

    “子升保重!不知来日吾兄弟还有相见之日否!”张敞激动道。

    闻言,胡腾亦感伤。这时,窦辅探出头来,道:“叔父与父亲莫要悲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胡腾与张敞震惊的看着不到四岁的窦辅,张敞开口道:“辅儿,此诗作何人所教,出自何处?”

    “辅儿看见叔父与父亲离别悲伤,心有所感!脱口而出。不曾有人教辅儿。”窦辅说道,心中想道:真是糟糕,看到父亲伤悲,心中难过,想要劝解,一时忘情,失口了。

    这时胡腾亦从震惊中恢复过来,急道:“吾儿,诗书是何人教授!”

    窦辅只得继续道:“昔年在雒阳,家中请了先生教授辅儿识文断字。后先师{指李膺}离开雒阳时送来了手抄诗经,孝经,礼记,论语。并有先师注解,只因原来辅儿太小,故由母亲收着。此次逃离雒阳时,便只带了先师的龙渊剑及几册手抄经书。近一年来无事,辅儿便自行翻读,已经读完了论语,诗经,孝经。只是其中有许多不甚明了之处。”心中想到:反正说的也是事实,应该可以说得通啊。

    张敞与胡腾互望一眼,异口同声道:“神童啊!天才!”说完,胡腾欣慰道:“恩师后继有人啊!吾必定倾其所学,教授辅儿,必不辱没师门!”说完还在默念方才词句,越念越大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句啊!”接着手舞足蹈起来。

    只是一行人在城门口因窦辅之事停留过久,挡住了道路。这时,从城中出来一老者,见城门口有人,就欲从其旁边绕过。而此时,城门外亦有数骑欲入城,正策马疾驰,见城门口停着马车,便欲绕过马车进城,不想方绕过马车,见边上走出一老者,正要与老者撞上的刹那。只见马上那人提缰转向让过老者。可是,马速太快,还是惊了老者,那老者骤然倒地。

    而此时骑马之人,已经下马走到老者身边道:“老丈!吾有急事,策马入城,不想惊了老丈。可安好!”边说边扶起老者。

    “无妨!是老夫未曾注意,挡了公子的道。”说完,低头便欲离开。

    这时,那公子道:“却是在下的过错!,与老丈何干!”说完吩咐从人取些钱财给予老者。

    老者拿了接过,低头转身便走,道了声:“告辞!”

    那少年望着老者背影,低头沉思片刻,突然抬头道:“站住!”

    老者一惊,还是停住脚步,沉声道:“何事!”

    少年道:“老丈急着赶路吗?”接着笑了笑道:“怎连声谢谢都无便走,甚是无理啊!”

    老者侧身低头道:“多谢公子!”说完便又欲赶路。

    “恐怕今日汝走不得!”那少年冷声道,“左右,拿下此贼!”

    左右一愣,迅速反映过来,将那老者拿下。顿时老者惊呆了,旁边的窦辅一行亦惊呆了。这变化也太快了,莫非那公子舍不得给钱,窦辅恶意的猜想。胡腾吩咐左右勿要轻举妄动,免招惹是非。于是便在一旁冷眼旁观,以观其变。

    少年左右之人将老者押至跟前道:“少爷!此人不似盗贼啊!”

    “吾何曾言其是盗贼?”少年看着老者缓缓说道。

    “不是盗贼!?那公子为何抓他?”为首下人说道。

    “这便要问老丈了!”少年笑着对老者说。“吾言可对否?”

    “可笑!汝这少年,好生奇怪!明明是汝命家奴将吾抓住。却反来问吾?”老者略定下神道:“真是可笑!吾所犯何罪,汝是官差?”

    “吾非官差!不过,如若老丈认为自己非是逃犯!便即刻与吾进城,去见府君!”少年自信道,说完便让左右押进城去。

    “且慢!”老者看着少年道:“好个少年郎!不知是何家子弟?哎。。。不想我何颙,今日竟栽在一少年手中!无需汝等动手,松开!老夫自行了断!”

    在一旁听声的窦辅暗道:原来这便是南阳何颙,想来也是躲避官府抓捕!只不知这少年是何人,竟一眼便认出了何颙!三国群英大半还没出生吧,就算出生也如同我这般大小!谁呢?如此聪慧,冷静,豪气,多疑。。。莫非是。。。

    “慢着!”两声同时发出,一个自然是那少年,另一个却是窦辅边上的胡腾。窦辅大惊:我的亲爹啊!您老又喊哪门子的事啊。对面那少年简直就是狄仁杰啊,我们也是在逃命啊!您这一喊注意力全集中过来了。哎。。。

    闻声老者疑惑的看了看少年,又扭头看看胡腾。少年亦疑惑的看着胡腾似有所思。当下也未多想,对着老者深深一揖道:“先生可是南阳何颙!与元礼先生相厚的伯求先生!”

    “正是老夫!”何颙傲然道。

    “请先生勿怪!小子无知,冒犯先生!还请恕罪!”少年竟长揖不起。

    何颙见其诚心,亦不便深责,道:“罢了!起来吧!难道老夫还与汝这少年制气不成!”

    “多谢伯求先生!”少年起身道:“小子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姓曹名操!年十五,请先生赐教!”

    “恩!曹操,此时还欲将老夫送官否!”何颙故意问道。

    “不敢!宦官弄权,民不聊生,先生忠义,小子方才不知是伯求先生!放肆了!先生见谅!”曹操道。

    “老夫且来问汝,方才如何知老夫是逃犯?”何颙奇道。

    “其一,先生方才行色匆匆,似有急事。又见身上包袱似要远行!既要远行且身有急事,何以不配车马?若说因家贫,可观先生衣着相貌不似出身贫寒。其二,方才确是小子冲撞了先生,可先生却不怪罪,给先生钱财,先生未曾细数,便急着走。家贫之人,企会如此?其三,先生身着儒杉,却带一渔夫斗笠,岂不怪哉?想来是恐让人认出。若是无名之人,不需如此。如若是名士,又何须藏头露尾!想来只有一种人,需要如此!”说完深深一揖道:“先生请恕操方才言语冒犯!”

    “无妨!无妨!妙哉,妙哉!”何颙从震惊中醒来暗道此人:将来必是朝廷栋梁!转念一想,现在朝廷宦官当道,忠良惨遭屠戮,这大汉怕是要完了。抬头细观曹操面容,大惊转瞬即长叹道:“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闻听此言曹操大喜,随即转身看向胡腾,正色道:“操是因闻听先生之名,故而出声阻止,只不知这位先生却是为何出言阻拦。”

    胡腾大惊道:“吾是。。吾是因不忍,故而出言阻拦。”

    “先生恐非真言!”曹操狡黠的笑道:“便让吾猜上一猜!先生应是认识伯求先生!且与伯求先生一样亦是躲避宦官追捕。不知操猜的可对?”

    胡腾听闻大惊,不知如何对答。旁边窦辅暗道:果然是他,真是妖孽啊,闻名千年的魏武帝,果然不同凡响。于是出言道:“父亲!无妨,想来这曹兄不会对吾等不利!”

    曹操见一小童如此说亦大惊,转念一想,便道:“谁说的!吾这便要拿下汝等去请赏!”

    听闻曹操如此说胡腾张敞皆大惊,连一旁的何颙亦过来想替窦辅等求情。

    “曹兄必是与父亲玩笑!想曹兄忠义之人,断不会行此不义之事!”窦辅宽慰胡腾道。

    曹操不想这孩童不但聪慧且很有胆识。于是想再吓吓他,便故作恼怒道:“汝这小小孩童,不知天高地厚。不必奉承吾!左右,拿下!送官领赏!”

    左右之人连忙称是,正欲动手。

    窦辅便道:“抓吧!到了府衙吾便从实招来!对了,曹兄私放这位老先生之事,要不要讲呢!可是,辅儿胆小,怕一吓什么都招了啊!”

    “辅儿不可!怎可行此不义之事!”闻听此言,胡腾怒道。

    而闻听窦辅之言的曹操一愣,然后就哈哈大笑。窦辅也在那咯咯的笑。

    见此,众人方才恍然大悟,摇头叹息不止。今日被一少一幼两个孩子戏弄!

    这时,窦辅学着曹操的样,对着何颙一揖到地,道:“伯求先生,请恕小子言语冒犯!”

    众人见此哈哈大笑,曹操亦无可奈何,一笑了之。笑罢,曹操对着胡腾问道:“不知先生大名,还望赐教!”

    胡腾连称不敢,对着曹操及何颙一揖道:“吾乃胡腾字子升,伯求先生如不嫌弃,便称吾子升即可。这位是吾好友南阳张敞。”又拉着窦辅的手道:“此吾子,唤作胡辅。”说完一一行礼,众人回礼。

    这时,何颙惊道:“莫不是为故大将军窦武,收尸守孝的胡子升!”

    “正是”胡腾道。

    “义哉!大将军泉下有灵!定感欣慰!“

    “恩师惨遭宦官诬陷被害!为人子弟,上不能锄奸谢君恩,下无能杀贼报师仇。愧对先师,愧为人臣。当不得伯求先生此赞!若不是。。。”胡腾看着窦辅道。忽然想到旁边的曹操,便止住不言了。众人皆以为其伤心哽咽,不能言语。只有曹操看了胡腾一眼,再看了眼窦辅,默然不语。

    这时何颙见其悲伤,便开口道:“子升意欲何往!”

    见其望向曹操便道:“还未谢过曹贤侄饶命之恩!不知贤侄意欲何往?”

    曹操为何会在南阳,窦辅等又将去往何处。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注:1.历史上何颙在曹操还未闻名前却曾评价过其: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曹操二十被举为孝廉,入京都雒阳为郎。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干了件大事而闻名天下。故此,因小说需要便安在此处!

    2.明清至今,幼儿启蒙读物都是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再者便加上增广贤文弟子规等。这些书成书最早的是千字文在南朝的梁,再者是成书于北宋的百家姓与南宋的三字经。增广贤文最早见于明代,弟子规成书于清代。故此,在汉代是没有这些书的汉以孝治天下,一般举孝廉入官。即取孝顺清廉,品德高尚之意。汉武帝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汉启蒙因是论语诗经孝经。大时便是五经最早是六经只是其中的乐经失传了,才称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诗经尚书三礼【仪礼、周礼、礼记】三易【连山、归藏、周易】三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而后的四书便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其中大学和中庸便是礼记中的两篇被单独列出,作者明代朱熹,加上宋代的程颢、程颐兄弟,便是现在所知道程朱理学。那个宣传存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学说。个人观点不认同此为孔孟学说,乃断章取义,为方便统治。真正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不要受其影响,在相关作品中会单独做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