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网 > 北洋枭雄 > 第四十一章 兵工厂事 二

第四十一章 兵工厂事 二

百度小说网 www.baidubo.org,最快更新北洋枭雄 !

    对于是否能够说服袁世凯让自己办厂,赵东云其实也是信心不太大,原因有二,第一个是官员经商政治影响太大,现在可是明令禁止官员经商的,当然了和周学熙那样去经营官办企业不算,那不叫经商,那叫当官。

    比如现在的赵东云,从表面上来说他是没有亲自经商的,那福元纱厂是挂在他母亲名下。这种把产业挂在亲戚、下人身上的做法也是官员涉足商业的普遍做法。

    但是这种情况如果小了的话没人说,但你要是弄一个几十万两甚至上百万两银子的大企业,而且这个企业还是生产国家利器的军火企业时,那么这个问题就会被放大了。

    第二个还是因为这兵工厂的性质问题,由于它生产的是军火,而私人开办企业生产军火这种事情可是没什么前例的,清末虽然号称新政改革了,但是现在连正式的工商都没有开放,更别说开放军火行业了。

    不过虽然有着诸多难题,但是优点也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只要袁世凯答应,那么赵东云就能够给他办起一座兵工厂来,到时候北洋就能够做到自产步枪,子弹等,不用担心进口不到或者南边的厂局不肯给了。

    而这个诱惑力对于袁世凯来说是非常庞大的,要不然袁世凯也不会打算花费巨资银子去修复北洋机器制造局的残存机器设备,甚至是打算花费好几十万两银子购置设备用于北洋机器制造局的重建,然而就算这样呢,这些重建后的北洋机器制造局都是没能力生产枪支的,只能生产子弹、炮弹以及无烟火药、弹壳、硫酸等军工半成品。

    如今赵东云拿出一个可以产能不逊于湖北枪炮厂的步枪生产线出来,不怕他袁世凯不心动。

    站在总督府面前,赵东云深吸了口气后才是走了进去,这一次他见袁世凯倒是没有等上太久,他很快就是被袁世凯接见。

    这刚进去呢,袁世凯开口就问:“你是说想办一个枪炮厂?”

    赵东云一听,也是知道袁世凯为什么会抛开那么等候接见的人,立即就是见了自己,看来他对自己的兵工厂一事还是挺有兴趣的。

    当即他也不隐瞒,直接道:“前些时候和洋行接洽购置机枪的时候,听闻礼和洋行那边有一套折旧的88式步枪生产设备,而且售价不高,又想及我北洋乃是整个中国里都缺少军械,每年里花在军械进口上的费用都是动辄百万以上,所以才想着,看能不能把这批设备买下来,然后建一个兵工厂,以供我北洋所需,减军费之耗!”

    袁世凯哦了声,然后道:“旧的机器啊,不知还能不能用?售价几何?”

    赵东云一听,就知道袁世凯心里头肯定是感兴趣的,但是就是不知道他内心里如何想法,当即也只能是先把事情给说了:“那设备原先都是德国人造88式步枪所用的,所以机器略旧但是依旧堪用,如果人力、原料配合得当,可以做到日产枪五十支、相配之子弹两万五千粒,如此产量已经足以比肩湖北枪炮厂了,想当年湖北枪炮厂为了达到这产量,前后花费至少上百万,而这一批只需三十六万两银子!”

    袁世凯虽然不是周学熙那种实业家,但是身为北洋体系的老大对各种数字自然是非常敏感的,一听只要三十六万银子,他就知道这个价格绝对便宜,要知道他为了重建北洋机器制造局,前后也派人向几个洋行询问购置设备所需的价格,仅仅是制造子弹和生产无烟火药的设备就动辄几十万,如果生产步枪和子弹的生产线一套才三十六万,的确算不上多贵。

    袁世凯甚至是想着,干脆自己出钱买下来好了,如果买下了这套设备的话,另外再花个二三十万购置设备,也应该能够把北洋机器制造局给重建起来了。不过一想到自己规划多时的常备军右镇的经费还没有着落,而且建这兵工厂少说也得上百万投下去,而现在袁世凯可挪不出这么多钱来。

    这个时候赵东云却是开口道:“我这边已经和洋人在谈,只要我等购置设备,他们也可以派员安装、调试设备,教授生产之法,如果一切顺利,一年内即可试产,两年内则是量产!”

    如果说前头的三十六万两银子袁世凯还不觉得有多大惊奇的时候,那么当赵东云说出两年量产这句话却是让袁世凯极为震惊!

    两年量产?这怎么可能,要知道湖北枪炮厂为了生产88式步枪,前后花了多少年啊?甲午年前就开始试造了,一直到今年才达到设计产量,也就是日产五十支步枪,江南制造局那边虽然快一些,但也是在1897年就开始试制,去年开始转产,如今日产量其实也就二三十支这样子,这前后也是花了五年时间。

    而这两个厂、局可以说代表了当即中国的最高军工水平啊,就连他们也是花了多年时间才做到如今这个地步,他赵东云现在竟然说只需要两年就弄出来一个产量不逊于湖北枪炮厂的步枪兵工厂,这如何不让袁世凯惊讶。

    “此话当真?”袁世凯现在连刚才的那三十六万两银子都是不再重视,他更重视赵东云所说的两年时间。

    如果真的是两年时间就可以做到量产,那么对于他北洋扩军而言的好处是极大的,可以说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因为现在北洋扩军步伐速度太快,对新式步枪的需求量非常大,一直依赖进口也不是个事,而南方的两个厂局袁世凯打心眼里认为他们不可靠,如果自己地盘里有一个可以大量生产步枪的兵工厂,那么对于北洋扩军而言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不过他还是不太相信赵东云的话,所以他得确定赵东云所言是真实而有效的。

    实际上,赵东云对袁世凯的反应也是感到有些惊讶的,两年时间难道还不够?要知道大小设备包括螺丝钉人家德国人都给你运来了,运来了还帮着调试、试生产,训练工人,几乎是手把手教着你搞。

    而且说实话生产个老式步枪而已,又不是造火炮生产飞机之类的,能有多难啊!赵东云想着也就建造厂房花点时间而已,其他的不足为虑。

    其实到目前为止,这个兵工厂在赵东云眼中,其实就是一个大点的手工作坊而已。

    然而不管是袁世凯还是赵东云,其实他们都想的略有偏差,首先这两年时间并不是赵东云自己说的,也不是国内任何一个华人实业家说的,这个时间表是礼和洋行的洋人工程师说的,而那些洋人工程师之所以说只要两年,那是建立在纯商业化运营、运用德国大企业的行政管理体系、聘用德国工程师的前提下。

    说白了就是,这是那些德国按照自己建厂的进度来制定时间表的,所以两年不算长。

    然而袁世凯脑海中的时间表,那是建立在国内办厂的前提下,国内这些兵工厂实际上就是一个官府衙门,办起事情来自然免不了有着官府衙门的各种弊端,这建起来就不错了,就别奢想他们的进度有多快了。

    说服袁世凯的工作比赵东云想象的要顺利的多,在赵东云原先的想法当中,兵工厂这种东西私人要办的话难度会非常大,但是他却是没有想到袁世凯对所谓官办还是商办根本就不在乎。

    袁世凯问了诸多事情后,又是问了一句:“你这厂子准备建在那里?”

    赵东云说:“由于诸事未决,不过如果能够成行的话,应当是直隶寻一个交通便利、煤铁方便之地!”

    袁世凯听到直隶二字后露出赞许的神色,只要建在直隶地头上,他管你是私人办的还是官办的,到时候产出来的枪支弹药还不都是给北洋军用啊,至于合不合乎法理之类的,袁世凯他就没当回事。

    作为一个清末新政的主持者,他是有着雄心壮志,更有着果断狠辣的手段,如果不是行非常事,他手里的北洋新军怎么能够建立的起来啊!

    所以他先不管那么多了,直接道:“兵工厂如果能够办的起来,那自然是好的!”

    袁世凯的这句话就是代表着,他已经是原则上同意了此事,但是办不办的起来还得看后续情况。

    不过说完后,他又是道:“不过你的家底虽然有些,但是拿出个几十万两来怕是有难度吧!”

    赵东云道:“是有些困难,如果此事能成,职部是打算集资合股办起来!”

    袁世凯想了想后又道:“如此就是纯商办了,而按照你说如果要降低枪支成本、提高质量的话,这官督怕也是不行了!”

    身为北洋主政者,袁世凯虽然不反对赵东云办这个兵工厂,但是也没说放任不管,而赵东云刚才也说了,如果想要让兵工厂所出的枪支弹药性能可靠、成本低廉,同时还得让股东们有钱赚不亏本,首先要保证的就不能把官府衙门的陋规习气带进去,所以赵东云是打算采用纯西式的管理制度,杜绝任何官督、官办名义。

    官方没法出面管,不代表袁世凯没办法管理啊,所以他就道:“这样的话,我也投一万两进去!”

    袁世凯虽然没什么心思去弄占股份之类的,当官当他这个地步,私产对他来说没有多少意义了,他说要到兵工厂里占股,主要还是想要利用私人身份进行监管,免的到时候兵工厂建立起来了出现什么问题。

    然而赵东云听见他这话后却是惊喜若狂,一旦袁世凯也投钱进来,不论钱多钱少,单单是袁世凯三个字就足以让那些阻挡此事的人为之恐惧,而且和袁世凯合伙做生意的机会绝对是无数人日夜所求不得的。

    只要把这个风声放出来,估计无数官员和商人都跑来哭着喊着要参股!

    说服了袁世凯,甚至还获得了袁世凯的小小支持后,赵东云立即就是给天津的赵晨滨发报:立即筹备建厂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