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网 > 穿越1862 > 第九百二十三章 1985年意大利 (下)

第九百二十三章 1985年意大利 (下)

百度小说网 www.baidubo.org,最快更新穿越1862 !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ps:新书《我要当球长》已经发布,望兄弟们继续支持。

    中国已经变成了典型的消费型社会。国家富了,老百姓也有钱了。一大节假日,旅游的热潮让中国人带动整个世界的经济。伦敦、巴黎、新纽约等等西方大都市的那些大商店里,中国节假日期间挤来挤去的,都是国内来的游客。

    以至于西方世界的社会‘传统’都被这一点加速影响了。

    春节、万寿节,这两个现今中国影响力最大的节日,一个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民俗,一个是全球的中国人永远敬仰为神圣的今朝开国皇帝的诞辰日,在西方世界的眼中,万寿节就是中国的圣诞节。

    这两个节日一个是传统的消费时间,一个是年中最长假期——七天,每到这个时间,英法德意美、奥斯曼等等全球的各大旅游大国,都会做好迎接潮涌一样来到的中国游客的准备。这段并不长的时间里的游客消费,直接能推动整个国家的经济。

    这就像某一样商品在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它就是世界占有率第一,一样确凿却又显得不那么真实的道理。

    陈盈盈买了一件湛蓝色风衣,又蹦又跳的走在前头。

    在一个十字路口,人停了下来。“爸,妈,你们来看看,这是怎么回事。”陈盈盈一脸的好奇和不可思议,“这大白天的,门面怎么不开门呢?”

    陈盈盈看了自己的腕表,没错啊,1点17分。

    “你们是从国内来的吧?”

    十字路口,没等陈天德对女儿说什么,旁边一家商店里走出来一位个头不高、满脸笑呵呵的中国男子,对陈天德等人说道:“你们第一次来意大利,不知道这里的规矩。现在啊,这里的人中午是要午休的,不少商店不到下午两点半,他们是不会开门营业的。”古驰当然不在这个序列之中。不然陈盈盈会直接看到大门紧闭的古驰专卖店。

    陈天德一脸惊愕,他每年都到欧洲出差,“没听说过这规矩啊。”

    中国男子继续笑,嗤笑。“才不到俩月。英国那边闹罢工影响的了,意大利这里失业人数也很多,意大利政府为了不让民众跟着闹事,出台了不少福利政策。直接、间接的影响着各行各业。”这话很好理解,政府给民众福利了。比如说保证劳动者八小时工作制啊之类的,你商业界是要跟进的。或是给员工更多地工资,比如时尚界里的古驰等各大知名品牌。“现在英国政府把英国罢工的工会给镇压下去了,意大利政府又有点想‘见异思迁’,正闹得不可开交。”

    “原来如此。”陈天德、李长月都笑起来了,陈盈盈也听明白是什么意思了,皱着小鼻子,对意大利政府的水准表达着自己的不屑。“老弟,你是……在这边做生意的?敢问贵姓啊?”

    “免贵姓张,你们就叫我老张好了。我就是在这里开店的。你们看,这家店就是我开的。”说着,他指了指自己刚刚走出来的那家商店,陈天德扭头一看,发现居然也是一家鞋店,再看招牌——温州,还是老乡了,便笑着对陈盈盈说道:“盈盈,你不是要买鞋吗?就到张叔叔的店里挑一双吧。【ㄨ】”

    “不必了,不必了。”那位老张连忙摆手道。“我这里卖的都是印度加工的鞋,中低档的,她们这些小姑娘是看不上的。再说,你们在意大利买鞋。就要买几双意大利本土出产的精品鞋,这里的鞋子样式还是很精致的,质量也不错。”

    陈盈盈此时已经走到了老张的商店门外,探头看了一眼,果然没有兴趣再走进去了。她又看看看周边两家商店,又都是开的。这么算来。中午老板宁愿中午关门也不愿意多出那几块加班费的主儿还是少数的。

    陈天德一行随着老张进了他的商店,这是一家不大的店面,货架上摆得满满当当的,都是各色皮鞋,旁边还有用来换鞋的凳子和大幅的穿衣镜。老张找来了几把折叠椅,招呼着他们坐下,然后又不知从什么地方变出了几瓶矿泉水,递到他们手上。中国人到了外国心理面就显得格外的亲切,何况他们还都是浙江人。

    陈天德和李长月坐了下来,陈盈盈则凑到货架边看鞋子去了。老张坐在陈天德夫妇对面,大家随便地聊了起来。

    原来,这位老张名叫张子建,来自于温州,在意大利卖鞋子已经有五年时间了。他这家小店的主要业务并不是开门外卖鞋子,而是向欧洲各地的鞋商批发他所代理的两家鞋厂的鞋子,零售只不过是小钱。他这里每年的营业额可以做到三四百万欧元。工作还不算忙。

    “你这店里,难道就你一个人?”陈天德好奇地问道,三四百万欧元,眼前的张子建可少不了赚钱。而他在这里也没见到其他的店员。

    “还有两个意大利人,他们中午回家了。”张子建不在意的说。原来他也是舍不得加班费的那几个老板中的一个啊。

    “我干嘛要给他们加钱?我自己中午待在这儿,就够了。用不着他们。”

    “那你能忙得过来?”李长月瞪大了眼睛,三四百万欧元的业务,换算成华元就四千万了,如果张子建还有些隐瞒的话,没准业务还不止四千万。这么大的业务,张子建居然能够一个人做下来,这可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没你们想的那么复杂。我这活儿很简单,该忙的,开始的时候就忙完了。现在也不去跑新客户了,轻松着呢。有事儿,下午等他们上班做也不晚。

    一年能有几十万欧赚头,我已经心满意足了。”

    正在看货架上的皮鞋的陈盈盈听到这话,忍不住插话道:“张叔叔,我觉得这还是你的经营理念有问题。我看你这里的鞋,都是便宜货,最贵也才不到100欧,便宜的居然还有10欧的。你看那些品牌店,人家卖的是品牌,一双鞋的价格百欧起,起码顶你的10双。你要是代理些高档品牌的鞋子,挣得肯定比现在还多。”

    “哈哈,这丫头说话有意思,跟大人似的。”张子建笑道,“不过,小妹妹啊,有一点你没有说对,我这家店的鞋子虽然便宜,赚的却真不少。”

    “这个十字街是梅莱尼亚诺这里最繁华的地方,鞋子价格卖得比我贵的,多的是。但说它挣大钱可不尽然。他们的营业额可不比我的零售额高,要论总销售额,怕是连我的十分之一都达不到。”

    “1/10都达不到?”陈盈盈惊住了,在她的脑子里,不该是越高档的越赚钱吗?

    张子建没有直接回答,陈天德却明白是什么意思。他所在公司的产品在同行业也算不得质量顶尖,但是在中档次同类产品中性价比绝对最优,所以那家起于桐庐的机械公司在整个世界上都薄有声名。

    “我所在的那家公司走的是跟你这一样的路子。中档里称王。这世界那么大,哪能全都用最高档顶尖的货呢。

    像古驰那样的奢侈品牌,我女儿这样的年轻人,大家花几百欧买它一双鞋,主要就是为了猎奇,或追求一种时尚感,其实并不实用。

    倒是十几欧、几十欧一双的鞋子物美价廉,更受人们的欢迎。虽然每双鞋的价格不高,利润也没高档品牌大,销量却得十倍或几十倍于这些奢侈品牌了。”

    “老哥懂行。”张子建翘起一个大拇指,说道,“在意大利这个地方,名牌货是真的多如牛毛。但要说老百姓日常买得最多的,还是中低档货。十几欧、几十欧的一双鞋子,穿着舒服,平时踩着水或者踩着泥了也不心疼,穿破了再买一双就是。所以,销量比那些国际名牌多得多。

    再说了,意大利这几年经济不行。也就是他们的牌子大,全世界认同度高,就像西班牙的手工高档皮鞋,并不比意大利货的逊色,可西班牙人在经营品牌上比不过意大利。在咱们老家,很多小孩都知道意大利时尚浪漫,对西班牙则只知道斗牛和足球。

    在意大利,民众收入在逐年降低,消费热度也在逐年下降。他们那些国际名牌,绝大多数都是出口,本国人消费的并不多。真正在意大利买那些国际名牌的,还多是外国来的游客,尤其是咱们中国来的游客。”

    “哈哈,就像我家盈盈这样。”陈天德指着陈盈盈笑道。

    张子建呵呵笑着:“也不光是你们会买,我们有时候回国去的时候,也会买一些当地的名牌回去送人的。小年轻们喜欢这个。”

    “你说这也奇了怪了。意大利这地方,经济形势不好,社会福利还依旧那么高。每一届政府只要敢碰社会福利,那就等着下台了。这意大利人呢,他们能不知道自己国家的情况吗?我觉得吧,这些意大利人就是那八旗子弟的减弱版。有社会福利吃着,整天的不务正业,就是上班的时候也偷油耍滑,不认真工作,还没时间观念。”

    “在这里啊,工人上班以小时计,工资恨不得能比咱们国内都要高。你别看意大利有那么多的高档时尚品牌,就真当他们的服装、制鞋业多么的发达兴盛了,那是他们的工薪结构决定他们只能往高档品牌上发展才有赚头。搞中低档的,他们拼的过咱们吗?印度各国十亿人,这是咱们最大的加工厂。意大利,整个欧洲都可说进去,人工太贵,福利太高,中低档他们搞不起来的,生产的越多越赔钱。”

    “这个国家啊,我看他们最后能走到哪一步。只要社会福利不降下来,意大利就没得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