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网 > 架空民国:我从连长到大帅 > 第541章 打死不投降的典型

第541章 打死不投降的典型

百度小说网 www.baidubo.org,最快更新架空民国:我从连长到大帅 !

    应该说,国府军这种狼狈的败走不是第一次了。

    远在远征军第一次出国作战的时候,出去时候有多威风,回来就有多狼狈。

    唯一机械化部队的200师,王牌的第五军,丢弃了坦克和汽车,在鬼子的追击下穿越野人山回国,悲惨至极。

    而现在刘子龙的部队,机械化程度更高、且还控制了回国的各个关口,这几十万大军更是插翅难逃。

    桂军最早反应过来,其高层迅速与邱明接触,表示桂省愿意服从刘子龙的领导,宣布全省起义。

    随即,通令整个桂系部队原地待命,等待接受刘子龙部队的改编。

    这让十九兵团压力顿减,全部兵力可以投入到围歼国府军直属部队上面。

    而且此时52军已然起义,新六军也顿时独木难支。

    虽然还想抵抗,但失去了油料和弹药补给,机械化部队和现代化的武器,反而成了累赘。

    刘子龙的部队还特意调来了高射炮对空射击,让这唯一的补给通路也变得危险重重。

    指着投下来的那点物资想满足被围部队的需求,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更何况每一级当官的,都不知道自己手底下的人何时会突然叛变;他也不知道自己的上级,会在何时突然站起来说:弟兄们,咱们起义吧。

    现在的情况就是,一个人带头说起义吧,我们同去,于是大家就同去。

    而且当官的不敢阻拦,阻拦也许就会被开黑枪甚至当面火拼。

    大家都知道对面的部队都是自己的同胞,而且不管是经济待遇还是人身尊重,都要比自己好。

    更加之抵抗就是死路一条,就没人愿意坚持下去了。

    除了初期还进行抵抗外,越到后来抵抗越微弱。

    一个搜索连正在公路上追击敌人,突然从路旁的甘蔗地里蹦出几个老兵,穿着国府军军装。

    大家赶紧纷纷拉枪栓准备战斗,没想到对方却摆着手说:“别误会,别误会,我们是等你们来投降的。”

    走过来就问:“在哪里交枪?”

    连长问:“你们还有多少人?”

    “一百多人,都在甘蔗地里歇着呢。”

    大家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甘蔗地里躺着、坐着不少人,都在那里懒洋洋地啃着甘蔗。

    “弟兄们又累又饿,实在走不动了。”一个俘虏解释道。

    居然还有个俘虏说:“就是嘛,你们怎么走的这么慢,我们等着被俘等很久了。”

    这话让大家都笑了,也不知道是气笑了,还是逗笑了。

    连长指定了枪械集中地点后,把一排长留下来处理俘虏,然后带着部队走了,临走还对俘虏说:“我们得走快点,不然前面的俘虏该有意见了。”

    这些俘虏把枪一放,又开始问在哪里吃饭。

    这行军追击状态下也没法给他们做饭啊,只得把随身携带的干粮拿出来给他们吃点,然后让一个班押着他们往后方走寻找大部队,那里会有后续跟进的地方部队和民工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

    到了十一月中旬,五十万大军,被俘、消灭逾三十万,其余二十万残兵败将逃回国内。

    这三十万可都是国府军的精锐部队,包括新六军、52军、钢七军、46军、48军这样的王牌、准王牌部队。

    可以说,国府军的精锐部队,一部分在这里,一部分在淮河战场。

    现在入侵安南的国府军精锐,已经灰飞烟灭了。

    而淮河下游战役中,双方的交战也已经接近了尾声。

    入侵彭城的王牌军新六军、七十四军,就是在一念之差,晚了一步,就被刘子龙的部队以机械化穿插堵住了归路。

    为了堵住撤退的国府军彭城部队,刘子龙命令以三个机械化师进行穿插。

    这三个机械化师,都是之前在解放东北战场上经受过实战锻炼,成建制的快速行军作战,已经非常成熟。

    事后,被俘的国府军将领还后悔,认为应该一上来就集中主力全力突围。

    其实这也是痴心妄想;他们这些以步兵为主的单位,根本不可能短时间突破机械化部队的阻击。

    此时的彭城,也是陷入了绝境。

    除了少量忠于国府军的老百姓,其他老百姓都已经撤离,同时带走了粮食、煤炭等各种储备物资。

    这些国府军士兵,只能依靠少量的空投维持,砍伐城内的树木、房子上的窗户、屋里的家具点火做饭。

    谁都知道,这么下去只能死路一条。

    外围的部队或者被歼灭,或者投降,包围圈越来越小。

    直到炮弹可以准确地打入城内。

    劝降的电报一封接一封,其中很多都是之前起义、被俘的兄弟部队同僚发来的劝降信。

    这也就是74军这样的御林军,换做其他部队根本不可能坚持下来。

    比如新一军。

    新一军本来就是在白象那里编练武装的新军,对于国府的归属感远不如74军强烈。

    他们当中的不少人,都是为了抗战而弃武从文的学生,一方面不愿意打自己的同胞,另一方面也对刘子龙部队有好感。

    自从参战以来,得知土木系被歼灭,远在安南的精锐第52军竟然一枪没放而全军起义,让他们深感大势已去。

    而真正的兄弟部队新六军,也在不久后传来噩耗:少数被歼,大部投降了。

    包括被俘的副军长、师长都很快把劝降信送到了新一军的军部。

    同时,刘子龙的条件也带到,与52军相同。

    部队不改编保持原有建制,所有官佐留任。

    其实74军也发觉了新一军有了异动,但是也无奈。

    新一军的起义,把整个彭城门户彻底打开,21兵团的部队在坦克掩护下迅速攻入城内。

    但是,没想到全国统一之战中,最惨烈的城市攻坚战却开始了。

    原以为大军入城,这些74军部队也跟其他国府军部队一样,会略微抵抗就投降。

    但出乎意料之外,这些74军官兵逐屋逐楼与我军争夺作战,死战不退。

    很多连队打到了最后一个人,也不投降,顽强战斗精神丝毫不差于鬼子。

    被我军誉为:打死不投降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