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网 > 脉图记 > 第四十七章 帅哥小于

第四十七章 帅哥小于

百度小说网 www.baidubo.org,最快更新脉图记 !

    “把这个送去沙坪坝火车站站西路车站。“钟婆婆把盒子放在桌上,坐下继续吃早饭。

    “站西路车站?给谁呢?“欧阳言抬头问。

    “一个戴手套的年轻人,男的,我给他说了是你送过去的。“钟婆婆说。

    欧阳言心里想着,戴手套的人?这么热的天,还真是个可以识别的标志。

    坐了汽车转轻轨,下了轻轨又走路,两个小时后,欧阳言终于到了沙坪坝站西路车站,车站等车的人不少,为了能更清楚的观察周围的人,她站到站台边人少的地方,也能更好的看清楚旁边来往的人。

    等了半天,带的水都快喝光了,也没见谁戴着手套。欧阳言在心里暗暗的念叨,要是再等一会儿人还不来,就跟钟婆婆要那个人的电话了。念着念着,曹操就来了。

    一个个子高挑,一脸阳光的帅小伙向车站这边走了过来,他穿了件白色的棉T恤,一条宽松的长裤,十分吸引眼球的壮硕身材,引得旁边的小女生口水直流。

    欧阳言注意到他戴了双黑色的手套,或许是骑摩托的,也或许是骑自行车的,但不论是做什么戴的,总之是双手套吧。于是她走上前去打了个招呼。

    帅小伙看着欧阳言。

    “你是来取东西的吗?“欧阳言问。

    “钟婆婆的?“帅小伙反问道。

    “500块。“欧阳言从包里拿出那个纸盒子。

    帅小伙从裤子兜里掏出一个钱包,递给欧阳言,“自己拿吧,我这个手不方便。“

    “哦,你不怕我多拿吗?“欧阳言觉得挺好笑的,一个明明看起来什么毛病没有的人,非要戴双手套耍帅,拿个钱都不愿意脱手套。

    “我不是看着的吗?你也没那胆子。“帅小伙回答。

    欧阳言笑着拿好钱,合上钱包,还给他,“手受伤了吗?“

    “没有。“帅小伙装好钱包,“你不是钟婆婆家的吗?怎么感觉你那么菜呢?“

    “菜?什么意思?“欧阳言问。

    “你不知道你卖的是什么吗?“帅小伙说。

    欧阳言听了这句话,顿时觉得自己确实菜,只得傻笑着说:“我是新来的。“

    帅小伙望着她笑了一下,抬手“拜“了一声,就转身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欧阳言想着要怎么跟钟婆婆问这个戴手套的帅哥的事情,还有最重要的是问九叔虫子的事情,一旦问清楚,就离开那个让人心里发麻的地方,从此以后再也不要看到那只恐怖的老猫了。

    辗转两小时,回到铺子里,钟婆婆又不在,就那只老猫蹲在柜台上守着店,见到欧阳言回来了,就冲着她声嘶力竭的叫了一声,听起来像它快要不行了一样。“你的叫声怎么这么难听啊?“欧阳言实在受不了了,就对着老猫问了句。

    老猫像听懂她说的什么一样,忽然画风一转,发出了像小猫咪一样可爱的叫声,这突如其来的一声,顿时让欧阳言寒毛竖起,鸡皮疙瘩掉了一地,不光觉得恶心,更觉得恐怖。她不敢再说话了,她隐隐的觉得这只猫并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的一只猫,在那发灰的白色皮毛下,一定还隐藏着别的什么更吓人的东西。

    欧阳言一下午都坐得离老猫远远的,偷偷的观察它的一举一动,虽然它表现得看起来好像是一只普通的猫,但从它那不时望向欧阳眼的眼神里,能看出它做的一切,都只是在演戏。

    又是天快黑时,钟婆婆才回来,欧阳言将白天那帅哥给的500块钱原封不动的交给她。

    “小姑娘,你吃过了吧?最近我事情有点多,没照顾到你,不好意思。“她一边数钱一边说。

    “钟婆婆,没事的,我习惯了一个人。“欧阳言说。

    “没委屈你就好。“钟婆婆收好钱,在她的座位上坐下,看起来有些疲倦。

    “钟婆婆,我想问点事,可以吗?“欧阳言憋了半天,终于可以问了。

    “你问。“钟婆婆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

    “今天我送出去的那个是什么啊?可以让我知道吗?“欧阳言说。

    “哦,那是蛇蜕粉,就是用蛇脱的皮做的,当然了里面还有点别的东西,这是秘密配方,就不能告诉你了。“钟婆婆闭着眼睛缓缓的说。

    “那个人拿去干什么呢?您知道吗?我可以问吗?“欧阳言很好奇。

    “小于的故事其实也有点意思,说给你听也无妨。“钟婆婆忽然睁开了眼睛,看着欧阳言,嘿嘿笑了两声,“本来客人的事情我不会轻易告诉别人的,但是你在这里陪我了几天,我心情挺不错的,好多年没跟人这么聊天了,就跟你说点别人的悄悄话吧。“

    “看来女人喜欢八卦的天性在任何时代的人身上都是一样存在的。“欧阳言心里想着,笑着看着钟婆婆那满脸褶皱的脸。

    “小于是个警察,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过世了,家里的老人后来也相继离世,是他的小学老师收养了他,所以他身上表现出来的东西,没人知道是来自他父母的哪一边。而且他的这种能力之前也没人见过,没人能帮他,也就造成了他现在的这种自卑心理,他想要逃避自己的能力,所以才会来我这里买药。“钟婆婆靠着椅背,看着天花板上的蜘蛛网,不紧不慢的说着:“小于的能力并不是从小就有,也或许其实从小就有,只是他没机会发现,直到那天……“

    小于从警校毕业,分配到了公安局里,他原以为凭自己的年纪和技能,能被分配去刑警队,却没想到不知道为什么,竟然被安排进了办公室做了一个文职人员,他起初很不服气,几次找到领导,想换岗位,可都没成功,领导连他的话都没听完,就直接把他教育了一番。直到几天以后,他心里想不过,跟他的李老师妈妈说起这件事,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是李老师找到领导这样要求的。李老师的目的是因为他父母早亡,而他那英年早逝的父亲是一位记者,专门跟写公安局破获大案要案的记者。她希望小于在工作中不要光从体力方面去努力,还要能发挥他父亲敏锐机智的优点,能从一些文字记录的蛛丝马迹中去帮助战友的工作。

    听完李老师的话,小于沉默了,因为这是他长这么大,第一次听李老师说起对自己的期望,而且里面竟然还有自己父亲的因素,这让他放下了内心的不满,渐渐接受了每天坐在办公室跟文字打交道的工作。

    最开始的工作,是枯燥乏味的,每天就是整理各种笔录和文件,让他百无聊赖。但是因为小于从小成绩很好,特别是在逻辑方面,他的思维很活跃。于是他在慢慢翻看着之前同事做的一些笔录之时,开始在脑海里构思各个案件,根据每个人的口供,来还原案件发生的场景,这让他乐在其中,开始喜欢上了这个工作。

    办公室的小张是管理证物的,因为父亲病重请了个长假回老家照顾去了,证物室的钥匙就交给小于暂时保管。

    这天夜里,小于和小杨值班,凌晨的时候,都把各自手里的工作做完了,两人有些无聊,就开始聊天。聊着聊着,小于就想起前几天的一个案子,因为被害人昏迷不醒,嫌疑人又一直拒不承认人是他打伤的,当时又没有其它目击证人,证据也不足,所以这个案子就暂时放那里,想等到被害人醒过来再做进一步的整理。他们两人就开始聊这件案子。

    两人虽然都一致认为嫌疑人有罪,但是对于他的犯罪手法却各执一词,都认为自己的推理是最接近事实的。

    最后小杨突然说:“你那里不是有证物室的钥匙吗?我们去看看他的作案工具,看在操作上哪个更合理。“

    小于一想,也对,就拿出钥匙,两个人去开了证物室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