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网 > 穿越大明我殖民全世界 > 第54章 陈寒不仅杀了他们的儿子,还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

第54章 陈寒不仅杀了他们的儿子,还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

百度小说网 www.baidubo.org,最快更新穿越大明我殖民全世界 !

    陈寒杀人后,神色如常。

    看着这些人趴在地上痛哭,他的内心没有一丝同情。

    这就是报应。

    这就是道德沦丧的后果。

    你们溺爱儿子,如此庇护他们。

    你们难道不能直接去找皇帝,让你们的儿子仅受流放之刑吗?

    你们难道不能仗着儿子的一点功名,保住他们的脑袋吗?

    你们难道没想到,等他们被流放到岭南后,用关系将他们接回来吗?

    那我就不给你们这个机会。

    连城门都不让他们踏出。

    直接在京郊结束他们的生命。

    再说,这不是他们所愿吗?

    我成全了他们。

    此刻,陈寒心中无比畅快。

    在大明王朝的这段时间,他始终压抑。

    无论做什么,总有人找茬。

    尤其是詹徽这些人,只因他触及了他们文官集团的利益。

    皆因他斩杀了黄子澄和齐泰二人。

    还因他将朱允炆送至陵园守墓。

    这些人便始终与他为敌。

    尽管朱元璋也在煽风点火,助其嚣张。

    但作为皇帝,他的行为无可指责。

    只因他不愿看见

    然而你们这群人,竟也一个个来挑衅我。

    你们还自以为聪明绝顶。

    有时我无法置你们于死地,这让我极其不悦。

    现在,我终于舒畅了。

    我将积压的愤怒全部宣泄出来。

    因此,陈寒此刻感到无比痛快。

    他甚至在此刻不断嘲讽这些人。

    "诸位大人,你们应该感到庆幸才对。

    "

    詹徽抬头,满腔愤恨,牙齿咬得咯吱作响,双眼赤红,咆哮道:"胡说八道!你给我闭嘴!!"

    陈寒平静回应:"詹大人,你们的孩子希望在京畿之地逝去,不愿葬身岭南,他们是舍不得你们,不愿客死他乡。

    "

    "我这不是满足了他们的愿望,让他们魂归故里,永远留在京城了吗?"

    "让他们永驻这片曾为非作歹的土地,难道不是件好事吗?"

    "您应该宴请我,好好庆祝一番才是!"

    詹徽听闻此言,仿佛有人撕裂他的心,用刀在上面反复刺戳。

    痛得他眼前一阵阵眩晕。

    工部侍郎此刻哭得泣不成声。

    听见陈寒的话,他咬牙切齿。

    "畜生,你这畜生!"

    "你杀了我儿,还敢如此说话!"

    "你这畜生,你会堕入拔舌地狱的!"

    陈寒大笑道:"不不不,王大人,您误会了。

    "

    "像我这样的好人,为民除害,理应升天做高官!"

    "日后还要继续压制你们这群人。

    "

    "你们教子无方,放任他们在外胡作非为。

    "

    "御史多次捉拿,你们依旧视若无睹,仍以为自己高高在上,儿子也能高人一等。

    "

    "你们认为儿子欺压百姓是百姓的福分,你们不都是这么想的吗?"

    百姓们闻言,深有感触。

    这些纨绔子弟在京师确是如此。

    如今陈大人说的没错。

    你们才该下十八层地狱。

    "陈大人说得好!!"

    "说得妙!"

    "太对了!"

    "这些纨绔子弟都该死!"

    "杀得好啊!"

    百姓们高声欢呼。

    陈寒对着百姓大笑:"王大人,你看这就是民心所向啊!"

    "我杀了你们的儿子,百姓们叫好,这就证明你们的儿子罪有应得!哈哈哈……"

    工部侍郎气得眼前一片漆黑。

    他真想大喊,你们这些无知的百姓懂什么!

    陈寒依然坚定地说:“你们对他人子女的惨剧无动于衷,对吧?”

    “现在,我给你们体验的机会,让你们尝尝被痛恨之人夺走亲子的滋味!”

    “我看你们很煎熬,很好,就是要让你们明白,因果有报,报应不爽!”

    “你们作恶多端,你们的后代也步其后尘,这就是你们的报应。”

    工部侍郎被陈寒的话语刺痛,犹如刀割,鲜血淋漓的伤口又被撒上盐和辣椒,头疼欲裂。

    紧接着,他喉头一紧,一口鲜血喷出,面色瞬间变得煞白。

    他狠狠地将手中的沙土砸向地面,手也被磨得血肉模糊。

    但他仍然咬紧牙关,歇斯底里地咆哮:“陈寒,你这畜生,你等着,我会找你算账的!”

    “总有一天,我要把你剁成肉酱!”

    “我要割下你的头颅!”

    “砸碎你的骨头!”

    “让你的祖宗十八代都下地狱!”

    他恶狠狠地诅咒着。

    副左都御史盯着陈寒,冷冷地说:“身为同僚,竟如此狠毒,陈寒,你等着,只要我抓到你的把柄,定会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从今往后,姓陈的,我跟你势不两立!”

    “哈哈!”陈寒满脸喜悦,走近他们,“难道眼前的局面不是这样吗?”

    “就算我不动你们的儿子,你们也不会放过我。”

    “这三天,你们散布了多少谣言?”

    “你以为我是个傻子吗?”

    “别以为所有人都可以任你们愚弄。”

    “保住儿子的命还不够,你们还四处宣扬,说我无视灾民生死,利用灾民作为晋升的阶梯。”

    陈寒杀掉这些人后,并未久留现场。

    他要去庆祝胜利。

    于是,詹徽等人忍痛收拾了这几人的遗体。

    然而,这仇恨已深如海沟。

    詹徽恐怕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结局。

    南城兵马司的李林曾言,

    为了平衡,詹徽已胜过陈寒一次,后面再想胜过他就难了。

    他当时并未在意,以为儿子被流放到千里之外已是重罚。

    谁知陈寒竟当众杀了他的儿子,而且是以一个让他几乎无法辩驳的理由。

    因为他的儿子自愿加入王弼的戍卫军,算是军人。

    军人犯罪被追究,这种事情并不罕见。

    只是连詹徽这位左都御史也没料到,会有这样的漏洞可钻。

    自己的孩子也过于冲动,竟在如此紧张的局面下,仍被陈寒斩首示众。

    这样一来,自己连哀叹的余地都没了。

    然而望着陈寒等人离去的身影,詹徽等人心中满是愤恨。

    "此仇不报,誓不为人,立刻去禀告陛下。

    "

    "就算无法将陈寒这个混蛋绳之以法,也要让他付出代价。

    "

    副左都御史已盘算着如何整治陈寒。

    "直言陈寒这家伙无视王法,让陛下将他定为流放千里之罪,当众处决。

    "

    "这是蔑视法律,这是挑衅陛下。

    "

    他们心里清楚,此刻翻案的机会微乎其微。

    但为了正义,他们必须一试。

    处理完孩子的丧事后,他们立刻回家换装,准备进宫。

    然而此事如同一阵疾风,瞬间席卷整个京城。

    之前对陈寒有多失望,现在就有多敬佩。

    谁也没料到,陈寒在最后一刻竟带给所有人如此戏剧性的转折。

    京城里有多少平民痛恨贵族子弟滥用权力欺压百姓。

    但他们无处申诉。

    如今,陈寒给出了完美的答案。

    陈寒这位公正无私的清官,绝不容灾民受辱而坐视不理。

    一时之间,“陈清天”、“当代包拯”的美誉在京师广为流传。

    依旧是松阴轩茶馆。

    还是那些熟悉的面孔。

    此刻的谈论内容却大相径庭。

    "谁能料到陈大人在关键时刻给我们这么大的惊喜,用这种方式除掉了那些人,真是大快人心。

    "

    "做得真好,我们这些平民百姓无不拍手叫好。

    "

    "想不到陈大人年纪轻轻,竟有如此高深的智慧,与那些老谋深算之人周旋,还能赢得如此漂亮。

    "

    "听说之前,陈大人还被他们设计陷害,不少跟随他的商人都因害怕危险而逃离。

    "

    "就连一些官员想为陈大人申冤,也不敢轻易行动,只能作罢。

    "

    "没想到陈大人的报复来得如此迅速。

    "

    "这一击,真是让詹徽等人痛彻心扉。

    "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谁能料到陈寒的反击会如此迅速。

    ……

    户部尚书府邸。

    茹太素这段时间深居简出,对外界政事并不关心。

    但这并不代表他对当前局势一无所知。

    茹太素是个正直的人,他没有参与文官对陈寒的打压。

    因此也被文官集团边缘化。

    他真正成为了一个孤立无援的臣子。

    听到这件事,老人先是一怔。

    他轻轻抚着胡须,嘴角勾起一丝微笑,“看来陛下确实独具慧眼,这小子浑身上下,骨头都是硬的呢。”

    “没错,相当不错。”

    老者闻言,立即唤来家中亲人,摆设了一桌丰盛的宴席,独自斟酌,竟至醉倒。

    茹太素年轻时,与陈寒、郭汝槐一样,是个不屈不挠的御史,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位置。

    他对官场的阴暗面了如指掌。

    然而,茹太素并无强大的后台。

    甚至因为给皇上的奏疏过于冗长,被皇上责罚过。

    因此,他的傲骨也渐渐被岁月磨平。

    但今日见到陈寒那坚毅的模样,似乎勾起了他年少时的记忆,一时心生欢喜。

    ……

    东宫内。

    朱允熥听到南城之事,陈寒直接处置了那些人的消息,先是怔了一下,旋即笑了起来。

    “先生,果真是先生。”

    “还以为他这三天是在潜伏,或者被满城的流言吓退了。”

    “没想到三天的沉寂,就像猛虎藏于林中,只待猎杀猎物时展现强大的力量,果然是厚积薄发。”

    “先生,果然是先生。”

    朱允熥满心喜悦。

    随后,他目光投向乾清宫的方向。

    “不知皇爷爷对此事会作何感想?”

    但他随即记起,当初蒋瓛受命告知陈寒,可以在合理范围内除掉那些人以提升威望,便已明白皇爷爷的立场。

    顿时,他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欣慰的笑意。

    放下手中的奏折,他径直朝乾清宫走去。

    在乾清宫,朱元璋一直让锦衣卫密切留意此事。

    南城之事一发生,锦衣卫立刻禀报了详情。

    于是,当朱元璋手持绘有陈寒形象的木片,从一开始的循循善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