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小说网 > 匪盛年代 > 5-15老子不去

5-15老子不去

百度小说网 www.baidubo.org,最快更新匪盛年代 !

    蒋介石终于说完了,会场稀稀拉拉的掌声,让蒋介石的脸色有些挂不住,在这些西方人眼中,中国人打中国人总是怪怪的,虽然前二十年的中国内战给这些西方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持续发展资金。

    德国的枪械,捷克的枪械,英国的弹药,美国的弹药,都是中国二十多年内战的主要武器弹药提供方,旬县兵工厂的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英国人拿出一支步枪,是苏联人AVS-36型半自动步枪,会议场能带枪进来,当然是经过东道主美国方面同意的,询问蒋介石是否认识这种枪支。

    跟蒋介石进会场的武职人员,只有蒋鼎文,宋子文作为行政院长,当然不可能去接这支枪,蒋鼎文将枪接过来,非常麻利的就给拆解了。

    蒋鼎文经过仔细检查,然后告诉宋子文,这枪虽然外形有点略短,有点紧凑,也没有刺刀挂架,但是里面的结构是跟三水32B型半自动步枪一模一样的。

    宋子文以英文告诉丘吉尔边上的将军,这把步枪虽然不是中国的三水32B型步枪,但是在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上是一模一样的。

    宋子文和蒋鼎文,都没有见过这种步枪,要说三水32B型步枪,本来就是给骑兵用的,后来又主要提供给步兵使用,加了刺刀后勉强可以跟用来拼刺刀。

    罗斯福的武官也拿出一把半自动步枪,这是美国M1加兰德步枪,很长一段时间内,为了保密,数量相当稀少,最初只在边境巡逻队有装备。

    蒋鼎文接过这把步枪,也非常顺利的给拆解了,然后跟苏联的步枪做比较,发现两者只有较小的差距,几乎也是一模一样的。

    这正是美国人和英国人难解的地方,M1加兰德步枪原型枪,已经问世有十一年了,这款是最近这两年的改进型。

    而中国西北旬县军工厂的三水28I型半自动步枪和三水28II型半自动步枪,早在一九二八年就已经定型生产,比美国的M1加兰德步枪原型枪还早一年。

    这已经是英国和美国情报机构所能打听到的最早的消息了,三水28I型半自动步枪加装瞄准镜后,改为三水32J型半自动狙击枪。

    而三水28II步枪也在加装了刺刀后,改名为三水32B型半自动步枪,两种枪的外形和内部构造都没有改变,这已经说明这两种步枪已经非常完美。

    紧接着英国人再次拿出一把冲锋枪,递给了蒋鼎文,蒋鼎文这款冲锋枪有点熟悉又有点陌生,按照感觉,这把冲锋枪在他手里再次变成了零件。

    英国,美国,法国,在座的军事将领,都攒大拇指,做到将军这个位置上,很少再有去碰冲锋枪和步枪的,都是在指挥部指挥士兵打仗的。

    蒋鼎文的这手绝活,也是在西北这几年练出来的,他现在不但会玩枪,还会开拖拉机犁地和种地。

    在西北战区由于刘十三向陕北延安借了大量的政工干部,这些干部事事都以身为则,带动了所有官兵的积极性,就连将军也不例外。

    蒋鼎文手里拿的是苏联人的冲锋枪,名字叫波波萨,这是跟AVS-36型半自动步枪一起自一九三八年开始,全面装备苏军的。

    蒋鼎文告诉宋子文,这把冲锋枪是在玉竹I型冲锋枪基础上改制的,加装了风冷套筒,步枪枪托和36发弹鼓。

    虽然改的面目全非,核心都是一样的,特别是保险,点射和速射功能这三个档,在别的冲锋枪上是不存在的,而这把波波萨居然有。

    宋子文将蒋鼎文的话翻译给了英国人,英国人和美国人听到宋子文的话,顿时恍然大悟,知道了苏联人步枪和冲锋枪技术的来源了。

    苏联人凭什么横扫欧洲,就是依靠这一把步枪和一把冲锋枪,步枪以精准连续性的射击,在阵地战中,将暴露在外的对手一一点倒。

    而在冲锋过程中,苏联人使用这种以枪声更名的波波萨冲锋枪,大量的弹雨,压的对方阵地上的士兵,抬不起头来。

    特别是AVS-36型半自动步枪,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军队,还普遍使用旧式的拉栓式步枪的时候,打阵地战,这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蒋鼎文当然不可能友情提醒这会议室里的大佬们,这种半自动步枪在中国西北战区也已经淘汰掉了,虽然还在大量制造,只是为了供给敌后战场而已。

    当英国人和法国人问及有关于中国西北战区情况的时候,宋子文支支吾吾,频频向蒋鼎文打听,蒋鼎文一问三不知。

    蒋鼎文的态度气的宋子文当场就想发火,蒋鼎文也想捶宋子文,军事情况也是能随便往外说的,真是他妈脑子被门夹了。

    英国人和美国人当人知道,自己问的有些唐突,却实实在在没想到宋子文会说,而且还和这位中国将军差点动手。

    蒋介石看着蒋鼎文和宋子文一左一右的,气的一拍桌子,宋子文才坐下,而蒋鼎文还在组装被自己拆开的枪械。

    蒋介石对蒋鼎文还是非常了解的,不然放着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顾祝同不带会场来,会将蒋鼎文带来。

    不过这次带蒋鼎文来,确实是带对了,如果带顾祝同来,他那里懂这些,蒋鼎文去西北战区这两三年,看来是长进多了。

    宋家的大部分基业在美国,心里偏袒美国这是肯定的,就是没想到连考虑都不考虑,就要将西北的军事情况告诉美国。

    这让蒋介石心里很不乐,作为中国政府行政院院长,这怎么能行了,如果不是自己小舅子,还想靠他跟美国人拉关系,真想煽出去。

    西北战区的情况,就是蒋介石这个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也不清楚,这里唯一知道的,恐怕就是蒋鼎文了。

    在蒋介石同意后,蒋鼎文将该说的都说了,不该说的一字也没说,不过蒋鼎文说的话也信息量挺大的。

    包括西北七个步兵集团军,两个炮兵军团,两个坦克军团,两个摩托化骑兵军,一个骑兵军。

    这种大概的数量都说了,具体的什么装备,什么部署,无可奉告,就连蒋介石都惊讶不已。

    西南战区一直怕西北战区向西南战区要钱,因为相对来说,西南的各项条件都比西北好。

    不如西南山虽然多,但是水多,粮食基本都是一年两熟到三熟,物产极为丰富。

    而西北,地处偏僻,条件恶劣,处处都是穷山恶水,这里自古就是贫穷之地。

    蒋介石给西北战区的军事编制确实是七个集团军,4个军团,至于骑兵部队,一个是东北军的,一个是马家军的,一个是西安行营的。

    西南战区跟西北战区断绝消息两年,没想到西北战区的军事力量已经变的如此强大,回去该想想怎么分化实力了。

    罗斯福和丘吉尔原以为这么大的国际会议,西北战区作为中国仅存的两大战区之一,最高指挥官肯定会来。

    蒋介石作为中国政府总统,前来参加会议,用屁股都能想到是参加军事会议,却不带西北战区的指挥官来,这让他们不解。

    从蒋鼎文的笼统介绍来看,中国西北战区最少有百万兵力,这还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有两个坦克军团和两个炮兵军团。

    美国和英国,还有法国,炮兵顶多到炮兵团一级,即就是现在新建了大西洋壁垒,炮兵也就升级到师一级。

    坦克兵作为装甲兵的一种,美国由于本土安全问题只发展到坦克团,英国和法国才到坦克营。

    而在这个落后的东方国家,居然早早的就建立起了如此规模的炮兵部队和装甲部队,而且质量水平应该不会低。

    如果要全面跟苏联和日本开战,大规模的兵团作战,使用师级,军级火炮部队和装甲部队,这是必然。

    美国人,英国人和法国人都没有想到,而中国的一个西北战区却想到了,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这个战区的指挥官有非常高的先见和谋略。

    罗斯福和丘吉尔还有戴高乐,经过商量,决定恳请蒋介石让西北战区指挥官来美国一趟,蒋介石早就想到了会有这么一处。

    蒋鼎文当初使用会议室里的远程电报机向西北战区指挥部发报,蒋鼎文知道战区指挥部二十四小时有人的,甚至是刘十三亲自在。

    所以他就站在桌子前等了一会,蒋鼎文会亲自发电报,这让会议室里的一帮大佬们再次傻眼了,试问其他人会么,答案是只有通讯员会。

    蒋鼎文使用的是西北战区的密码,不到一刻钟,电报就回过来了,不过内容让蒋鼎文傻眼了,电文只有四个字,老子不去。

    宋子文过去从蒋鼎文手里抽出电报纸,他当然看不懂,这是密码形式的,只有密码本才能翻译,而密码本就是蒋鼎文本人。

    蒋鼎文将电报内容给宋子文一说,宋子文也傻眼了,他没想到刘十三会摆这么大的谱,还自称老子。

    宋子文知道旬县集团的后台背景和实力,所以一直都是处处避让的,就连自己的亲弟弟宋子良被扣,高价赎回也没有屁放。

    但是毕竟两个人没有更多的联系,对刘十三的个人脾气和秉性不懂,蒋介石懂,这是刘十三跟他耍脾气,来美国不叫他,这时候想起来了。

    刘十三在西北战区平时乐呵呵的,对上对下都是热乎劲,根本没有任何架子,就跟邻家大男孩一样,可是谁要是犯错,用脚踢都是轻的。

    就在蒋介石犹豫怎么跟罗斯福说,那边电报机再次想起来,同样是刘十三发来的电报,蒋鼎文这次是掏出密码本来对译。

    老子不去,这四个字当然用不着密码本,但是对于大篇幅的电文,特别是军事电文,容不得一个字错,错一个字的结果很严重,非常严重。

    这几乎是仿制罗斯福发给蒋介石,丘吉尔,戴高乐,希特勒等人的电报,邀请这些人前往中国西北战区一行,商讨对苏日联军的反击。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